close
《暗》的世界觀也是驚人的。在兩劇男主角同是苦戀的背後,隱藏了人生的無奈和不由自主。男主角希望尋找最理想的戀愛,可是在現實中是無法實現的,所以他們只有把苦戀的心情投射到桃花源這個幻想世界中。最後,桃花源消失了,理想也幻滅了。
劇中更表達了一種啼笑皆非的人生哲理,兩劇同時沒來由地要在同一個場排練, 《桃花源》的情節和對白故意胡鬧,道具無端被錯誤地送了去樟木頭,背景無端被留白了一大片,《暗戀》的門佈景無端不見了...這都令人覺得,人生沒來由地多了很多麻煩事,沒道理也得無奈接受。
劇中十日代表十年的敍事方法,或者用人肉拉著一條長長的白布顯示歡欣的時間過得很快,都充分利用了舞台的笑鬧效果,去說明光陰之容易消逝。
而語言的精闢,也是這個戲的精髓。試摘錄如下:
江:這條頸巾已經帶了幾十年了,是之凡織給我的。
護士:嘩!那不就是古董了嗎?
導演:雲之凡,你根本不是雲之凡,雲之凡應該是一朵白色的山茶花,你根本演不出來。
雲:白色的山茶花?哈...問題是,要怎樣演一朵白色的山茶花呀?
陶:在一個傍晚的黃昏,一片黑黑的烏雲把月亮遮蓋著。
袁:你不要說廢話好不好?傍晚不就是黃昏?烏雲當然是黑黑的!
這充份表現出老陶是一個怎樣的人吧!
還有一些故意製造的搞笑對白:
陶:放輕鬆、放輕鬆....(用一種哄寶寶睡的聲音唱出來)
陶:蟻蟻,小心點 (去完桃花源之後變得愛護萬物)
最後,兩個戲分用一半台那一段,兩個劇的語言互相產生共鳴,為整齣戲帶來了最互動的高潮。
(因為我記性差,所以記不得台詞了,但那場戲,的確是惹來全場大笑。)
全站熱搜